回顧已過去的長假不難發現,春節這個對於華人而言最重要的節日,已成互聯網品牌的必爭之地,堪稱互聯網行銷的黃金周。互聯網品牌各自出招展開春節攻勢,效仿傳統品牌耗費鉅資在CCTV這樣的強勢媒體投放品牌廣告自不必說,還策劃了不少可圈可點的行銷案例。

為什麼春節成為互聯網行銷黃金周?

幾年前的春節互聯網行銷看點集中在“兩馬戰”,即阿裏和騰訊之間的紅包大戰。今年互聯網巨頭不同業務條線均開展了各色行銷活動,阿裏的支付寶、淘寶、天貓、去啊,騰訊的微信、QQ、騰訊視頻、騰訊貴金屬,百度的地圖、手機百度、貼吧、金融……都有各自的動作。除了互聯網巨頭之外,不少創業公司也參與其中,就連過去不重視本土行銷的蘋果春節期間也有小動作。顯然,互聯網巨頭對春節行銷的重視力度正在加大,互聯網公司這幾年越來越重視春節行銷有多重原因。

首先,必須承認微信紅包這只黑馬帶動了互聯網公司在春節期間搞行銷之風的事實。紅包大戰開打的2014年盛產春節互聯網行銷經典案例:百度遷徙地圖登陸CCTV、獵豹橙色大巴開始運營……從這一年微信紅包的成功開始,互聯網品牌意識到春節不再是互聯網的淡季,由於這段時間用戶注意力沒有被平日的雜項資訊所干擾,處於注意力的“空窗期”,很可能被某一行銷案例吸引進而創造爆款案例,給品牌甚至業務帶來爆發,春節堪稱互聯網行銷的富礦。

其次,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獲取資訊和溝通交流的核心平臺,互聯網公司開始有更多機會去獲取用戶注意力。去年網上流行這個段子:“今天看到好朋友發的:朋友圈裏的網紅呢?怎麼不發每天下午茶、副駕、Diva Myst、雞湯、旅遊、美食、奢侈品自拍呢?是不是農村沒網了?哈哈哈哈哈”,今年這個段子過時了。這次回重慶老家感觸很深的是,4G幾乎無處不在,老家叔叔伯伯、阿姨嬸嬸甚至三歲小孩,都會連WiFi玩手機,移動互聯網普及給互聯網品牌帶來了脫離傳統媒體進行互動行銷的機會。

再次,不只是春節,中秋節、清明節、五一節、國慶日,每個節日都是互聯網巨頭的機會,因為節日本身就是一個IP,一個話題,一個熱點,它是注意力的磁石,可以凝聚所有人的注意力,相對容易引發病毒傳播這樣的群體效應。正是因為此,互聯網巨頭還流行花錢造節,比如阿裏造了雙11,京東造了618,百度則有三七女生節。既然如此,春節又怎能錯過呢?

最後,不少互聯網業務與用戶在春節期間的場景有很強的關聯性。三年前很流行一種互聯網評論文章“XX回鄉觀察記”,這類文章現在已經沒有太大意義,移動互聯網基本填平地域資訊鴻溝,不同地方資訊高度透明了,春節已經成為每個人的互聯網使用場景,不同用戶需要不同的業務,在期間推廣互聯網業務很自然,百度地圖春運直播間滿足了春運大遷徙自駕用戶的導航剛需,淘寶年貨節滿足了人們採購年貨的剛需,滴滴與費玉清合作的《千裏之外》所推廣的順風車也是用戶春節期間的剛需,這些業務都恰好是用戶在春節期間需要用到的,行銷可直接推廣業務。

8b4795cce85c409cb35a91adc49e2e13_th

雞年春節互聯網行銷都有哪些玩法?

從方式來看,今年互聯網品牌春節行銷不再只是簡單直接粗暴的廣告投放或者紅包補貼,創意案例層出不窮,但深究可以發現,這些行銷案例可以歸為以下玩法:

紅包滿天飛,讓人人有羊毛褥

說到春節行銷,最容易聯想到的還是紅包大戰。對於互聯網品牌來說,紅包被證明最有效的目的是獲取用戶、推廣業務,其外還可以進行品牌行銷或者活躍社交氛圍,一舉多得,許多品牌有嘗試。

退出紅包大戰的微信依然是人們發紅包的首選,除夕當天,用戶一共收發微信紅包142億次,比去年增加75.7%。手機QQ投入了2.5億現金搞“天降紅包”活動,與商戶品牌和明星聯合給用戶發紅包,除夕當天3.42億用戶共領到37.77億個現金紅包和卡券禮包。支付寶集五福紅包活動得到延續,這次降低集齊門檻,一共有1.68億用戶獲獎,大多數用戶分到了幾元錢的現金。微博“讓紅包飛”活動與明星、品牌、 媒體聯合給用戶發紅包,除夕當天1.2億網友搶到紅包16億個。手機百度、陌陌等品牌均有紅包行銷,招商銀行等傳統品牌也加入,讓人感覺紅包滿天飛,在春節期間仿佛有褥不完的羊毛。

紅包設計深諳“愛撿便宜”的人性,其形式又與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社交文化緊密結合,再加上簡單的功能設計,正在華人圈中日益流行,今年QQ還引入AR+LBS技術成為新的亮點。不過,以微信退出紅包大戰為標誌,春節紅包行銷開始降溫。一方面,隨著圈占支付用戶等目的的實現,巨頭們補貼動機已不再如昨日,除非有商家、明星等社會化力量參與否則不會再繼續補貼。另一方面,用戶對紅包行銷開始免疫,參與各種紅包活動,搶來搶去最後發現褥來的羊毛可能連一張電影票都買不上,還不如好好陪陪家人。

雞年,點對點的現金紅包對於用戶來說是一種功能而不是活動,儘管紅包這種行銷玩法還會生效,但如果沒有真金白銀的補貼,用戶恐怕會日益反感——就跟優惠券在傳統零售中的效果一樣,明年春節紅包將不再是主角。

情感視頻催淚,再配合“互動+功能”

與五一等國際節日不同,春節、中秋、清明這類傳統節日都寄託了華人不同的情感,因此在這類節日開展行銷打情感牌就是很自然的事情,而要實現這個目的,TVC成為最佳工具,百事可樂2012年微電影流行時就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把樂帶回家》(最早是2011年拍攝的),這個系列延續到2016年邀請六小齡童拍攝再次爆發,其核心均是圍繞團圓這個主題。

今年春節前夕,百度地圖投放的《我是你爸爸》視頻刷爆朋友圈,播放量已超3100萬,相關微博話題達到8400W閱讀量,這個TVC講述了一位老人誤將“的哥”認為是自己兒子,強迫“的哥”回自己家過年;年輕“的哥”見到老人的老伴兒,方才得知老人是因過度思念兒子成癡。由於兒子多年未回家過年,老爺子多次在重慶街頭找兒子回家。這個視頻與《把樂帶回家》有異曲同工之妙,均是引發觀眾關於團聚的情感共鳴。以這類圍繞團聚主題的情感TVC有很多,都是通過故事來引發讀者共鳴,再恰到好處地植入品牌。

2637c07525844a0e94bd9689ef3c8d61_th

但TVC只能是行銷活動的一部分,它只能傳播品牌形象,不能帶來具體效果。移動互聯網時代,TVC行銷還需要基於線上技術的互動以及基於場景剛需的功能配合。比如百度地圖在《我是你爸爸》TVC之外,還沿襲發佈了今年的春運遷徙地圖,聯合公安交管部門發佈春運平安播報,並開設線上交通直播間滿足用戶春運出行剛需,也支持用戶上傳分享即時路況。手機百度“春玩拜年視頻+紅包”則實現了較強的互動效果,百度金融父母理財滿足了用戶春節期間的理財剛需。這種多業務條線、從情感式品牌植入到技術化線上互動、再到場景化業務產品之間的配合,將會是互聯網節日行銷的主流。

花式利用明星,不再只代言

十年前品牌熱衷於花鉅資請明星代言“砸”品牌,今天互聯網品牌也熱衷於請明星,但不再是簡單的代言——就算是代言,還要發張工牌給明星安個CXO的職位再發條微博。

今年春節互聯網行銷,明星扮演了許多角色,卻都不是代言。

QQ紅包與Angelababy、趙麗穎、黃曉明、黃子韜、TFBOYS等20位一線明星一起給用戶發紅包,用戶還可集卡與明星虛擬合影;微博則與楊冪、唐嫣、劉詩詩、馬麗等一線明星,聯合天貓、東風、新羅免稅店等品牌送出拜年紅包。

不難發現,在娛樂八卦內容流量居高不下的今天,明星還是凝聚注意力的萬金油,但從春節行銷也能發現一些新規律:

純代言是上古時代的事情了,花式利用明星以及其作品、IP甚至CP(另一半)更容易引爆話題。

冷門明星比熱門明星更火爆,雞年的費玉清,猴年春節蘋果找李宗盛做的《送你一首過年歌》,百事“把樂帶回家”TVC引入美猴王六小齡童,明星都不是最時興的明星,效果卻更好。

強制式代言已經沒有意義,場景式植入才有效。用戶不會因為代言接受某個互聯網產品,而是因為其在特定場景下的需求被滿足而接受,明星的價值是讓用戶知道某個產品可以做到。

融入傳統元素,讓節日回歸節日

隨著現代化的加速,春節這類傳統節日,正在越來越沒有年味。互聯網是高科技的集大成者,一定程度上與傳統是矛盾的。但互聯網品牌也十分注重在傳統節日期間,傳播傳統文化,不忘節日的根本。比如在春節期間,淘寶年貨節就引入了“清明上河圖”版年貨大街,充滿古味。再比如支付寶AR紅包也有一個重要傳統元素即“福”,事實上,紅包本身就是源自春節的傳統。還有手機百度在大年初五請財神時,讓用戶可通過AR照片+語音方式請出財神與自己合影,北京用戶還可對準老北京城門照片拍照看到AR復原。這些都是將傳統文化引入到節日行銷中,讓用戶感受到年味。

24091143eee74091989e12a03a1f26f4_th

過去一年裏,故宮在探索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時出現了許多經典案例,比如在爆紅的《雍正行樂圖》的H5中,清宮中的皇上妃子、王公大臣、太監宮女們,用上了手機,看起了微信,甚至還戴上了VR眼鏡,再比如韓熙載夜宴圖、紫禁城祥瑞等系列App,這些都表明科技與人文結合的行銷在文化消費日益盛行的今天有著很大的潛力,可能會成為雞年節日行銷甚至常規互聯網行銷的清流。

“一年之計在於春”,從互聯網品牌們在春節期間開展的行銷活動能夠窺見其在雞年的行銷思路,紅包行銷、情感行銷、互動行銷、明星行銷、文化行銷……這將是互聯網品牌在雞年的主流行銷玩法,但具體玩法在不斷變化。互聯網徹底激發了行銷人的創意——他們不再被照片、文案或者視頻這些單一的手法所約束,而是在文化、藝術、技術、產品、創意之間游離,調撥資金、品牌、明星、流量等資源,創造下一個經典案例,令人期待。

 

source from  mt.sohu.com